
認清自己,做好自己,挑戰自己
世大光電(東莞)有限公司
世大光電(東莞)有限公司
得獎感言
非常感謝台北經營管理研究院舉辦本次傑出台商選拔活動,世大光電(東莞)非常榮幸受到評審委員的認可,獲選為第十一屆傑出大陸台商之「轉型升級獎」。
2003年12月,我和大哥創辦了世大光電(深圳)有限公司,到今年剛好屆滿二十年。當時我出社會不到3年,28歲就和31歲的大哥基於種種因素一起來到深圳寶安開工廠,結果不到3個月,就花光了父母親一輩子的積蓄!幸運的是,當時在行業和領域裡,台灣企業在時間和技術上還占有稍微領先的優勢,加上兩個年輕人初生之犢不畏虎(實際是出社會不久,不知社會的險惡),抱著只能成功、不許失敗的決心,什麼單都接,什麼數量也接(沒有最少訂購量的門檻),就連單價也不考慮,而且沒有任何股東,反應和決策速度可說是超級飛快。在其他台灣大廠來不及反應、大陸小廠技術還沒到位的情況下,我們竟然就在夾縫中生存了下來。開廠不到四個月就開始盈利,第二年營收就快突破五千萬人民幣。
感謝這一路有父母親堅定的支持,還有非常多貴人和前輩的鼎力相助和指導,雖然過程有些顛簸和挫折,但我們仍不畏艱辛,經營公司一路走到現在。
得獎者簡介
世大光電(深圳)有限公司創立於2004年,是一家專注於各種光學鏡頭和光學元器件,集設計、組裝、生產、銷售為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,為全球客戶提供性能卓越的鏡頭。產品廣泛應用於網路監控、可視門鈴、人臉識別、執法記錄儀、打獵相機、DV、高拍儀,以及其他特殊應用產業。
世大自2004年成立深圳公司後,於2018年在廣東成立世大光電(東莞)有限公司;2019年在台灣宜蘭成立世大光電(台灣)有限公司。我們擁有優秀的團隊及強大的生產能力,未來將堅持以品質、專業、速度、創新的經營理念,以及穩健踏實的腳步,持續創新之路,開創多元化的產品市場。
IMG_256陳柏年先生現任世大光電董事長兼總經理,1998年台灣科技大學畢業,2000年退伍。學生時期對攝影很有興趣,對光學鏡頭也有一定的認識,於是因緣際會下,2002年他開始從事有關光學鏡頭的工作,2003年底就和親大哥來到深圳寶安創辦工廠,負責產品開發和製程管理(大哥負責業務和財務)。
從公司草創時期開始,陳董事長從產品最前端的光學設計,到後端生產的每一個環節、流程和工藝,無不親自了解、親力親為,現場管理也是親自上陣。因為這樣,累積的經驗又快又多;也因為理工科出身,所以領悟很快、反應處理很快,回饋除錯的速度更快,就連公司設計(約一半以上由陳董親自設計)生產的產品,也能更貼近每個時期、每個領域、每個客戶的需求,提供客戶最佳性價比的產品,讓公司的效益最大化。
在開廠幾年後,礙於資金、技術、規模、管理等各方面指標能力,短時間無法與一線大廠競爭,所以公司發展方向就很清楚,將產品定位於非手機類鏡頭(當時主流市場以手機鏡頭為主,幾乎一線大廠全部蜂擁投入手機鏡頭運用領域),藉此完美避開與大廠較勁,選擇只和二線廠商做競爭,如此可以稍做喘息,餘下更多時間讓技術去沈澱、累積實力,開拓非手機類鏡頭運用的藍海。
一開始,世大光電從PC Cam(電腦外掛攝像頭)、消費性數位相機和DV入手,很幸運在幾年內,做到非品牌市場的第一名,甚至在當時中國非品牌類PC Cam市場的市占率超過2/3(65%);消費性相機和DV在非品牌類市場的市占率也超過1/3,工廠因此穩定,我們不僅累積出第一桶金,也更相信自己的判斷,於是將所賺的錢又全部投入自家生意。
之後因緣際會,搭上當時最夯的行車記錄儀風潮,成為該行業的領頭羊(因我司最早供應市場鏡頭),達到當時市占率前三名。以致後來在文件掃瞄儀(高拍儀)、打獵相機、人臉辨視、警用執法儀、視訊會議等領域,我們都擁有一定的規格制訂權和市占率(大多為前三名);直到現在的網路監控攝像鏡頭,我們還曾經創造市場上單一產品數量最大、販賣時間最長(客戶產品)的紀錄。



經營理念
世大光電以客戶為尊,以技術和品質為本,全力滿足客戶合理的要求,並針對客戶的產品設計和發展,從客戶的角度出發,從關鍵零件出發,考量客戶的利益和產品的價值,主動參與並幫客戶去創造些微的差異化,進而提升客戶產品的價值和門檻,和客戶保持最佳關係,彼此共同成長和分享市場紅利,造成雙贏的局面。
在公司文化上,因一開始公司規模不大,無法媲美大公司的薪資待遇,故從人性化管理和打感情牌出發。不僅對員工多表示關心和照顧,也讓公司展現比較年輕、開放的氛圍。同時期的工廠,幾乎都是月休四天,我們率先提出家庭日的概念,強迫員工月底週六日一定要休息,多陪家人,而且最早實施讓員工可以外出接小孩,還可以把小孩接來公司寫功課等父母下班,或是和父母一起上班。這些對員工、幹部,甚至家屬的關心和照顧,現在看來幾乎都是企業常見、甚至必備的留才福利,但在當時的時空背景,中小企業的工廠是不容易做到的,其最終目的無非就是要讓員工有一種家的感覺和歸屬感,讓員工倍感溫馨。久而久之就自成一個文化,也造就世大光電薪資並不突出,流動率卻偏低的成效。員工幹部都願以廠為家,把工作當作自己的事業般努力負責。所以開廠20年,年資超過10年、15年的幹部員工比比皆是,甚至第一批幹部員工的第二代都已進入公司服務。
卓越事蹟
世大光電(東莞)在品質管制方面,2010年先後導入並取得管理體系ISO9001及ISO14001認證,2022年獲得高新技術企業的肯定。公司亦獲得多項產品專利與光學發明,2023年還獲頒東莞市高精密光學鏡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。
工廠配置先進的光學鏡頭精密儀器,2011年建立自動組裝線,2014年導入MTF自動化檢測儀,同時具有完備的射出成型製造能力,以及加工各種規格光學鏡片與鍍膜方式的技術,為生產業務提供有力的支撐,實現高效及高質生產。
自從開廠到現在,陳董事長凡事親力親為,參與每個環節,對公司的狀況、市場和產品瞭若指掌,所以從來不會去做超出自己能力與掌控範圍太多的事情,只要打過交道的客戶,一定能變成長期客戶;只要涉入某個領域,一定要握有主導權、有影響力,達到一定的市占率(常是市場份額的前三名),因為深知公司規模和能力有限,所以不做最主流的手機鏡頭,而是專攻非手機鏡頭市場。
有鑑於每個市場都有其特殊性與專用性,我們會根據客戶的需求,將市場再做區分,細分為更多小市場,甚至到個別幾家客戶為一個市場的概念,盡量做到量身訂製的程度,讓客戶的產品都有些微的差異,幫客戶創造出屬於他們的差異化和領先性。這種做法讓細分市場的壁壘增加,讓後來者因市場不大卻壁壘眾多,以致興趣缺缺或減少投入,世大光電便能據此區分客戶群體,參與客戶產品設計,讓客戶能獲得最大利益;客戶也會因此更加信任甚至依賴我們,樂於維持長期合作的關係,成為彼此值得信賴且最重要的合作夥伴,而公司也能因此受惠,使產值與利潤最大化。
我們相信,若能充分掌握公司資源,準確判斷產品與客戶的貢獻度,在不得罪客戶的前提下,將公司產量與服務資源,精準地分給客戶,公司的資源將能得到最佳化的利用。2004年1月1日,世大光電(東莞)從起初僅有幾百平方米大、只有六台設備的小工廠,後來擴展到上萬平方米的工廠、上百台設備;人員從不到百人的小公司一度擴展到上千人的公司,自2018年後持續推展精實方案,最後精簡到三百五十人以內,但人均產值卻是從不到人民幣十萬,增加到百萬產值,土地產出率更是超過人民幣每畝兩千萬,堪稱是質的轉變。
這幾年世大光電(東莞)也受到各單位的重視,公司和陳董個人陸續拿到許多獎項和肯定:
- 高新技術企業
- 創新型中小企業
- 專精特新中小企業
- 東莞市倍增計畫試點企業
- 東莞市東坑鎮優秀企業
- 東莞市東坑鎮效益貢獻企業
- 東莞市東坑鎮科技創新成長企業
- 東莞市台商協會東坑分會常務副會長
- 深圳市台商協會西鄉航城聯誼會副會長
- 台灣科技大學華南校友會會長





社會貢獻
除了本業外,陳董事長還積極參加社會團體活動並擔任要職,如深圳台商協會西鄉航城聯誼會副會長、東莞市台商協會東坑分會常務副會長、台灣科技大學華南校友會會長等。同時還參與各項社會回饋活動,接待學校單位的參訪,列舉如下:
一、接待在地學校參訪:東莞市東坑鎮松實東中學生參訪。
二、接待東莞市台商子弟學校高中生學生參訪。
三、代表臺灣科技大學華南校友會捐贈母校。
四、參於華南台灣高校聯盟捐贈廣西河池中心小學。
五、參與當地台商協會(深圳西鄉航城聯誼會、東莞東坑分會)公益活動。
六、萬人獻血活動、敬老尊賢活動、慰問當地環衛工活動。
七、疫情期間捐贈母校、在地村委及台商子弟學校口罩快篩等醫療物資。






願景展望
轉眼至今,到大陸開廠已二十年,世大光電從不到百人的草創小公司,中間擴展到上千人的中型公司(以同行人數規模),再轉型到三百多人的中型公司(以同行營業額)。展望未來,我們期望能繼續茁壯,往中大型公司發展(以同行營業額及人均產值),在更多的領域中成為前三名的頭部企業,並計畫於三至五年內朝上市規劃和發展,同時肩負起社會責任,朝著對社會有貢獻的方向繼續努力!